请登录
注册
二维码
查看手机网站
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江西省无人机应用协会
Jiangxi UAV Application Association
首页
Home
协会章程
Nav
协会简介
Nav
新闻资讯
Nav
加入协会
Nav
会员单位
Nav
分会及委员会
Nav
飞行管理条例
Nav
UOM系统
Nav
无人机执照培训
Nav
运营企业备案登记
Nav
个人入会申请
单位入会申请
飞防植保分会
无人机专家委员会
安全防控委员会
助力江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两会 | 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委员建议加大低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6
发表时间:2024-03-05 11:59
图片来源:人民网
低空经济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界面新闻获悉,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提交了《关于推动开展低空空域利用 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的提案》。
低空空域是指飞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的飞行区域。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通过对低空空域这一未被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的转化,低空经济未来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资源,必将成为我国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张英表示。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是有望达到3.5万亿元。
近年来,国家层面相继出台《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政策文件,加快规范低空航空器飞行安全管理。
然而,培育发展低空经济需要强化政策法规、空域开放、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等关键要素协同,亟需加大低空空域开放利用,提升低空空域管理水平,打造低空飞行应用场景,更好支撑壮大低空经济发展规模。
张英在提案中指出,低空经济产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存在缺失及滞后等突出问题,如低空飞行器的技术标准、应用规范、飞行规则等不够清晰,低空监管法律法规尚不成熟等。
此外,目前低空空域管理机制仍沿用传统通航管理相关思路及方法,空域开放范围有限,飞行审批流程繁琐,缺乏市场化服务主体,不适应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要求。
低空飞行需要建设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这些新基建的不足也限制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技术方面,低空航空器在飞控、传感器、动力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存在“卡脖子”现象,面向未来无人自主飞行的人工智能算法有待自主掌握。同时,低空多层次飞行相关应用场景开发相对薄弱,以农林牧渔等传统飞行作业为代表的市场增长缓慢,市场主体开展场景应用仍依赖于财政补贴,市场内在驱动力有限。
针对上述问题,张英建议,国家层面统筹制定低空经济产业政策规划,加快研究低空空域管理法律法规,试点支持上海联动长三角区域成为国家级培育发展低空经济试验区。
国家部委加大对地方相应主管部门的业务工作指导,建立地方低空空域专业运行服务中心,优化低空空域管理体制,加大改革试点,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服务系统,积极探索有人与无人空域融合运行模式,提高低空空域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基础设施领域,张英建议加大低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规划通讯导航、充电储能等新型专用基础设施,聚焦建设低空飞行“四张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提高空域资源供给能力,支撑具有“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特征的低空飞行活动。
目前,低空领域的主要产品包括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无人机(消费级、工业级)、直升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
张英在提案中指出,相关部门要加快培育研发、制造、服务相关领军企业,聚焦发展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通航飞机等重点整机产品,强化产品到服务的端到端数字化建设,抢占低空经济产业链高地。
张英还建议以上海部分区域为试点,加快开通城市陆上航线、城际陆上航线、江河湖海水上航线,逐步推广社区配送、城际物流、低空文旅等应用场景。同时联动长三角区域,规划覆盖华东的“100公里30分钟”低空智慧网络群,打造常态化海岛无人机物流等商业航线,建设国家级民用低空海岛物流场景综合试验示范基地。
本内容由江西省无人机协会搜集整理 ,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https://www.jxuav.org.cn/h-nd-355.html
上一篇
南昌“低空经济”强势起飞,会长陆凌岳谈低空经济发展
下一篇
关于举办“江西省无人机行业年会暨2024无人机创新发展论坛”的通知
分享到:
昵称: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更多>>
分享网站
微信
新浪微博
QQ分享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