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无人机应用协会
  Jiangxi   UAV   Application   Association
致力推动江西无人机行业高质量发展

南昌“低空经济”强势起飞,会长陆凌岳谈低空经济发展

发表时间:2024-02-27 00:00

图片

2月26日,南昌日报聚焦“南昌‘低空经济’强势起飞”,描绘了2024年南昌市迎春烟花晚会上2400架无人机精彩纷呈的壮观景象。光影交织间,无人机不仅点亮了南昌的夜空,更在文旅演出、农业生产、环境监测和应急救援等领域展现出了“超强本领”。


全文内容如下

图片

图片

2024年南昌市迎春烟花晚会上,2400架无人机拼成两条立体“龙”的造型

图片大田农舍工作人员使用植保无人机开展田间作业

2024年南昌市迎春烟花晚会上,2400架无人机精准分布,在一江两岸上空拼成了两条立体“龙”的造型和“新春灯笼”“南昌味道”“福娃送福”“南昌欢迎您”等字体,光影变幻将市民游客带入了绚烂多彩的世界。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无人机不光参与文旅演出,在农业生产、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等领域也展现出“超强本领”。

除此之外,无人机应用还出现在哪些场景?无人机技术路径呈现什么样的态势?制约无人机产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与行业企业、专家学者交流,南昌无人机产业要如何加速振翅,飞出广阔新天地?

图片

潮起低空


,从飞行表演到各行各业

“倒计时1分钟……五、四、三、二、一!亮……”大年初一晚,在秋水广场,江西空中未来科技集团(以下简称“空中未来”)空中文娱事业部总经理李杨通过手台发出指令。两条各由1200架无人机组成的“巨龙”现身一江两岸上空——2024年南昌市迎春烟花晚会由此拉开序幕。
夜幕下的赣江上空,2400架无人机编队、悬停,依次变幻出“祥龙腾飞”“龙腾盛世 花开满江”等主题图案和字样。“作为开场表演,必须震撼人心。因此我们首个图案就是立体的、能动的‘龙’。”李杨说。
除了生产无人机之外,空中未来还承担了多次无人机编队飞行表演任务——2023年,空中未来在100多个城市进行了173场无人机表演。
编队飞行表演之外,无人机更多可能性也在被发现——装载突击步枪的反恐无人机、装载大功率探照灯的应急无人机、装载扩音器的警务无人机、装载雷达的测绘建模无人机……
无人机从机巢中升起,按照提前设定的路线定线巡检、自主回巢、自动充换电等系列任务一气呵成……在2023年南昌飞行大会上,吉利雷达一款“车+植保无人机”平台亮相。“搭载了大型无人机起降平台,同时利用专属放电设备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向无人机充电,不再需要另外携带燃油发电机。”吉利雷达创新业态负责人王孟杰说。
在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属的稻田中,利用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飞科技”)的农业植保无人机实施农药喷洒已有数年之久。“我们组建了自有的无人机队,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绿能农业总经理宁江说,他们还利用无人机测绘航拍检测各季水稻种植面积,效率比人工检测提高百倍。
“农业植保无人机应用广泛。在南昌,不仅有对稻田进行田间作业的,还有对水产进行饲料投喂的。”极飞科技公共关系经理妥红艳说,南昌地区有大量“新农人”采购并使用他们的无人机,企业也在根据不同的农业应用场景,完善无人机相关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
在部分需要高空作业的场景,使用无人机替代人工已经成为共识。
“35千伏蒋巷线#44杆塔绝缘子及连接金具测温正常,线路运行状态良好未发现异常。”2月17日,一架无人机在35千伏蒋巷线线路走廊飞行着,两名输电巡检人员盯着手中的屏幕。这是南昌县供电公司生产技术部输电班利用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开展线路巡检的场景。
“无人机进行线路巡视,与传统巡视相比,线路设备情况更加直观,隐患排查也能更加彻底。”输电班班长熊铭说,南昌县辖区21条35千伏线路长达233.1公里,地域面积广,地处田间小路居多,很多线路通道车辆、人员难以到达。以往线路巡视主要采用人工方式,通过目测、望远镜、红外测温等手段来发现安全隐患,人工巡视不仅费时,而且存在巡视死角。现在有了无人机,屏幕上线路的各个角度看得一清二楚,完全不受地形地域限制,真正实现“无死角、无盲区”巡视。

“未来的无人机应用场景必将朝信息传输网络化、运行空间数字化、飞行终端智能化方向发展。”李杨说,在飞行表演、农业植保、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电力巡检、影视拍摄等各专业领域,无人机技术及应用场景的增加,极大延展了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同时可产生巨大经济价值。

图片

追梦飞翔,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随着无人机应用场景的增加,南昌市无人机领域相关企业也在迅速增加。“线圈、芯片、桨片、电池……”位于青山湖区的江西耐雀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清点着组装无人机需要的零部件。
“从机体开始,到完成航电系统、动力系统和机翼等部件的安装,最后完成组装和调试,需要三个半小时。”耐雀科技总经理黄晴说,一名操作工一天最多可以组装4台无人机。
耐雀科技主要生产多旋翼无人机和部分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客户群体来自全省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用于教学实训和技术研究。
“无人机主要由五大系统组成,其中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无人机的潜能,而我们在这些领域有自己的研发团队。”黄晴说,通过技术创新,他们自主研发的第三代飞行控制器已成功保障了1万架次无人机安全飞行。
作为一家民用无人机智能技术应用供应链企业,耐雀科技已推出了测绘无人机、智能AI巡检无人机、多任务无人机等多款产品,初步实现了从设计、制作、测试到成品的全链条自主生产。
在南昌高新区的江西空中未来科技集团一楼展厅内,摆放着数架自主生产的六轴无人机。
“我们结合机载控制器和AI技术打造了一套全自动无人机飞行系统。采用自主编写的自动飞行算法,指导无人机自动起飞、自动充换电、精准降落,飞行巡检过程中,系统还能对城市管理常见问题进行目标智能识别、跟踪和上报,这项创新技术也为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各种场景应用中打开了新的篇章。”空中未来执行董事杨宇川说。
作为一家以前沿无人机技术为驱动的创新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空中未来深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企业自成立之初便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保持深度合作。
2020年9月,江西、湖南、安徽获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全国首批试点省。“最早我们只是采购设备销售无人机。但随着政策的发布,我们认为无人机行业应用前景广阔,于是将无人机应用服务和生产制造集群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作为企业主业。”杨宇川说。
除了无人机整机生产企业外,作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地的南昌,中发天信、三瑞科技、中航光电等一批发动机、无人机及零部件配套企业也在“抢滩登陆”,涵盖整机研制、发动机、零部件加工、新材料、试验试飞、通航运营等多个环节,一个集研发、制造、运营于一体的航空产业链正在南昌加速构建。

一批无人机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创新,有力推动了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使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谈起我市无人机产业的发力方向,江西省通用航空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章志民认为,南昌市相关部门应对全市工业无人机产业供应链缺失薄弱环节进行动态梳理,大力发挥“链主”企业的行业引领支撑作用,不断提高本地配套率。同时,做实做细产业领域,不断挖掘新的市场机会,促进产业持续集聚。

图片

振翅高飞,打造无人机产业发展新图景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是辐射带动效应强、产业链较长的综合经济形态。面对低空这一超大发展空间、发展资源,低空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标志性的新质生产力。
随着南昌市《关于进一步推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南昌市无人机产业迎来发展新图景。
走进西安德润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前来咨询参与培训的人络绎不绝。
这是一家专门从事无人机驾照培训的机构。“自我们2019年在昌设立分公司以来,前来参加培训的人员不断增加,近几年更是暴增。直观来说,因为无人机驾照考试开考单个考场的考生人数需超过50人,前几年我们一年只能开考6次,现在每个月就能有两次考试。这说明南昌对于无人机驾驶员需求的增大,也说明了南昌无人机产业发展正在向好向快发展。”西安德润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总经理陈韵竹说。
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应当申请取得相应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像考取汽车驾照一样,无人机驾驶执照必须在正规授权的专业培训机构进行规定课时的培训,否则培训无效。”陈韵竹说。
除了社会培训,在无人机人才培育方面,高等学校教育也不可缺位。
记者从江西飞行学院了解到,早在2019年该学院就开设了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为无人机商业应用、农业植保、环境监测等方面培育本土人才。“南昌市有很好的航空产业基础,军用无人机制造能力较强,但民用无人机制造和应用的企业相对较少,且规模不大。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培养无人机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计划于2025年开设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本科专业,助力南昌市做强做大无人机产业。”江西飞行学院飞行技术学院副院长徐剑锋表示。
针对我市无人机产业的后续发展,江西省无人机应用协会会长陆凌岳认为,无人机驾驶航空器作为低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今政策支持、大众认可、产品成熟、应用场景丰富的大环境下,低空经济中无人机驾驶航空器领域将会随着更多应用场景被深度挖掘与技术革新创造更多可能,同时也能创造更大市场规模和应用场景,未来大有可为。
“南昌是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地,具有浓厚的航空文化底蕴。目前南昌市也出台了一些低空经济发展鼓励政策,但相较于一些城市优势不明显,产业配套也尚不完善。我希望南昌能够引进一些头部企业与培育本土低空经济企业,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条。”陆凌岳表示,“我们还可以推动南昌低空空域的进一步开放,增加闲置空域利用率,支持有人驾驶航空器和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的研发和生产,鼓励低空文旅、行业应用等低空经济业态发展。全国多个城市都参与到低空经济产业‘抢人抢企’大战中,在这场大战中,我们应发挥优势,出台更多鼓励政策,引进一批、培育一批、壮大一批低空经济企业,让南昌这片航空热土在万亿级低空经济赛道上火起来。”
当前,我市制定了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行动计划(2023—2026年),到2026年,“4+4+X”产业体系持续深化完善(电子信息、航空、汽车及装备、新能源4个新兴产业,新材料、医药健康、绿色食品、轻工纺织4个特色产业,工业设计、智慧物流、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等若干生产性服务业),力争实现产业链现代化建设“8810”目标。政策保障、人才先行、技术创新……南昌无人机产业正大鹏展翅,乘风而起。